网站首页 > 博客文章 正文
诞生的背景
什么背景下诞生了该技术?
不论是哪个框架,不会平白无故诞生,不会平白无故的被人所追捧,了解其背景,追根溯源。
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网站应用的规模不断扩大,常规的垂直应用架构已无法应对,分布式服务架构以及流动计算架构势在必行,亟需一个治理系统确保架构有条不紊的演进。
简单来说,就是流量扛不住了,架构需要调整,伴随着架构调整,服务需要一个框架来更好的支持架构的调整。
对应发展历史我们来简单聊一聊
1. 早期访问量不高,我们为了简单、快速上线,采用单体架构,即All in one
2. 随着用户和访问量的增加我们会进行横向扩展,部署多个实例,但是这种治标不治本,我们需要调整架构,对服务进行拆分。
3. 为什么要拆分应用
3.1 在一个单体应用中接口越来越多,业务演进越来越复杂。接口、服务之间彼此出现竞争,出现冷热接口,在同一个进程中服务必然出现问题,我们需要进行拆分。
3.2 业务需求越来越多,单体应用的开发部署成本越来越重,每次修改需要全量部署,启动速度越来来越慢。
4. 随着我们服务拆的越来越多,服务与服务之间免不了进行交互,我们可以通过普通的httpclient方式进行交互,但是有没有更好的,让你无感知方式呢?这时候RPC(远程过程调用)就诞生了。
5. 随着我们的服务越来越多,SOA(面向服务架构)的思想诞生了,我们开始搞起了分布式服务、微服务。
难道这就是其诞生背景最根本的原因和驱动因素吗?我们继续思考。
最根本的背景
Dubbo是这个时代下技术发展的一个缩影,最根本的原因是越来越多的人触网、开始使用这些产品,也产生了流量红利。为了应对越来越多的流量、技术、架构需要演进,才有了SOA、微服务这些层出不穷的概念、理论和实践。
并不是所有的系统都需要使用Dubbo,怎么快怎么来,我们需要快速试错,而不是一上了来就把架构搞复杂。还是那句老话,架构是演进的,不是为了架构而架构。
它解决了什么痛点、什么问题?
技术没有银弹,只有实事求是,解决问题。
Dubbo解决了什么问题?简单来说,就是解决了服务调用的问题。
服务调用有什么痛点?
配置文件中维护服务接口列表,扩缩容需要改动配置,没有服务注册发现机制、容错机制、负载均衡机制
有了类似Dubbo的工具之后,我们的服务间调用如下
它有什么优缺点?
没有完美的技术、完美的框架、完美的实现。
每个框架不同阶段的优缺点也是不同的,很多时候我们要把自己放在当初而不是当下来看这个框架。
优点
高性能:大量的异步调用,底层采用Netty作为通讯层。
易用性:大量的配置、注解方式
高扩展性:基于SPI可以自己实现负载均衡策略、容错策略等
丰富的特性:泛化调用、降级。
缺点
缺乏多语言:虽然现在支持了多语言,比如Dubbo-Go但是实现方式相对于基于IDL语言的实现方式来说,有些鸡肋,需要每个语言都把类似的特性实现一遍。
服务爆炸:dubbo早期的设计是注册接口,注册接口时会把一些元数据(应用信息、版本信息等)一并注册到注册中心,这样会给注册中心带来和很大压力。
云原生很鸡肋:dubbo3.0开始融入云原生,注册内容开始变为服务纬度,给注册中心减压。
有什么核心功能特性、亮点
这个技术有哪些核心的功能,亮点是什么?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价值、收益?
Dubbo的亮点、核心特性是什么?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我们要先想清楚,为什么我们会用Dubbo,我们是为了用它来 解决什么问题,那么特性和亮点就清楚了。
为什么使用Dubbo? 为了服务化,我们的分布式服务之间的调用。
服务部署了多个实例怎么办? 服务注册和发现
服务调用超时怎么办? 快速失败、重试
服务调用失败怎么办? 快速失败、重试
那么我们来梳理下其核心亮点
- 高性能的RPC调用
- 负载均衡
- 容错机制
- 流量调度
- 高度可扩展的SPI
- 运维监控
最后我们根据特性来总结下到底什么是Dubbo?
官方:Apache Dubbo是一款高性能、轻量级的开源Java服务框架
从特性理解:Dubbo = RPC + 服务治理
核心功能实现原理、追其本质
芒格曾经说过,我们要学习重要学科的重要原理,像我们学习技术一样,我们要学习主要框架的核心实现原理,了解其本质,了解其解决的痛点,追其本质。
为何如此发展
分析发展路线图、分析核心版本,追根溯源。
dubbo的发展历程
可以看到,Dubbo是阿里当初搞出来的SOA方案,目的就是为了拆分服务。诞生后逐步完善,提升性能、提升易用性、扩展性。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很多基于SPI的扩展,也是后来才引入的。
为什么重启Dubbo?
Dubbo停止更新前后很多的互联网公司,例如当当、京东、网易等等一大堆互联公司都引入了这套SOA方案来实现分布式服务。而整个技术圈RPC框架层出不穷,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技术影响力,阿里开始吸纳业界对Dubbo的一些改进,以及内部的一些技术方案,重新启用了Dubbo的维护,同时捐给了Apache。
当前Dubbo生态
新的Dubbo3.0
随着云原生和K8S成为趋势,Dubbo融入云原生,融入K8S实属必然。
说明:这里只是聊其本质,所以并不会深入地学习Dubbo的各种特性。
最后我们再来总结下Dubbo的本质:Dubbo = RPC + 服务治理
- 上一篇: 分布式RPC最全详解(图文全面总结)
- 下一篇: Dubbo负载均衡策略详解(图文全面总结)
猜你喜欢
- 2025-07-23 阿里二面必问:Dubbo支持几种负载均衡策略?
- 2025-07-23 Dubbo3.0应用级服务发现源码分析(dubbo服务引入)
- 2025-07-23 多年开发大牛用3700字带你搞懂阿里巴巴开源组件Nacos!
- 2025-07-23 七年Java开发的一路辛酸史:分享面试京东、阿里、美团后的心得
- 2025-07-23 牛逼!阿里又要发布一个逆天的开源框架了...
- 2025-07-23 Dubbo概述(dubbo详解)
- 2025-07-23 阿里一面:说一说Java、Spring、Dubbo三者SPI机制的原理和区别
- 2025-07-23 阿里巴巴为什么不用 ZooKeeper 做服务发现?
- 2025-07-23 白话DUBBO原理,通俗易记,再也不怕面试时讲不清楚了
- 2025-07-23 阿里:Spring Cloud对比下Dubbo,什么场景下该使用Spring Cloud?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- 最近发表
-
- 谷歌云推出印度尼西亚“BerdAIa for Security”网络安全计划
- 谷歌:已解决全球服务中断问题,受影响平台涉及Spotify、Discord等
- 不再单一依赖英伟达,OpenAI被曝开始租用谷歌AI芯片训练ChatGPT
- 谷歌云代理商:怎样通过谷歌云服务器搭建社交平台?
- 谷歌云服务遭遇全球性宕机,影响多家互联网巨头
- OpenAI正式将谷歌云纳入供应商名单
- 谷歌给Agent造了个“微信”,和MCP功能互补,多智能体协作更顺畅了
- OpenAI“去微软化”加速:最新引入谷歌(GOOGL.US)构建混合云生态
- 谷歌给Agent造了个“微信”,和MCP功能互补,多智能体协作更顺畅
- 谷歌与OpenAI携手:云合作背后的机遇与隐忧
- 标签列表
-
- ifneq (61)
- 字符串长度在线 (61)
- googlecloud (64)
- flutterrun (59)
- 系统设计图 (58)
- powershellfor (73)
- messagesource (71)
- promise.race (63)
- 2019cad序列号和密钥激活码 (62)
- window.performance (66)
- qt删除文件夹 (72)
- mysqlcaching_sha2_password (64)
- ubuntu升级gcc (58)
- nacos启动失败 (64)
- ssh-add (70)
- jwt漏洞 (58)
- yarnnode (62)
-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 (64)
- source~/.bashrc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 (65)
- springboot整合activiti工作流 (70)
- jmeter插件下载 (61)
- 抓包分析 (60)
- idea创建mavenweb项目 (65)
- qcombobox样式表 (68)
- pastemac (61)
本文暂时没有评论,来添加一个吧(●'◡'●)